随着儿童保健工作的深入开展,保健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儿童营养、体格发育、智力发育等方面,对儿听力的保健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严重的听力损失,可以影响儿童的语言发育、认知水平以及社会交往,并且给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因此预防耳聋、筛查听力损失,及早干预,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婴幼儿的听觉言语发育
婴儿各器官系统的成熟有一个逐渐发育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各个系统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如婴儿的听觉言语发育过程与婴儿的听觉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大脑的发育成熟过程密切相关。了解正常儿童的听觉言语发育过程,可以给予家长正确适宜的指导,同时也能及时发现言语发育延迟的儿童,间接的发现听力障碍儿童。
(1)听觉发育:3个月以内的婴儿对60~70dB(spl)的声音表现为听觉反射行为,主要表现为眼睑反线或全身抖动(Moro反射),3~4个月时对妈妈的声音示关注,以后随着听觉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以及脑的发育,婴儿渐渐可以定位来自水平方向、垂直方、前后方向的声源。如4~7个月从侧面给予40-50dB声音,婴儿可直接转向声源,7~9个月给予30-40dB的声音,婴儿可寻找两侧或下面的声源,9~13月时小声叫名字,能转头寻找。13~16个月婴儿可寻找来自上面的25~30dB的声源,接近24个月婴儿能够寻找侧面、下上、前后等视野以外的声源。
(2)言语发育:哭,是刚出生的新生儿第一次发声。在一个月内哭声是婴儿主要的发音。一个月后哭声有了分化,从哭声中传递了不同的信息,饥饿、不适、疼痛时婴儿都是以哭声来表达。2个月发出“啊”“呜”声,5~6月婴儿开始发出“mama”“baba”,但是没有意义。随后会出现更多的辅音与元音的组合声。8~9月能够模仿发音。1岁时看见妈妈会说mama,1岁以后能用单词表达自己的愿望,1岁6个月会用双词句表达自己的意图,如:妈妈抱。2岁时会用代词,你、我。3岁时小儿说的话70%~80%可被听懂。言语学家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发现,婴幼儿的言语发育受到后天所处的环境以及所获得的听觉经验的影响,故为婴幼儿创造良好的言语发育的环境是促进言语正常发育的必要条件。